武漢肺炎疫情去年初開始襲擊泰國,讓泰國觀光業跌到谷底,超過百萬人因此失業,重挫泰國經濟。
但餐飲業幸運地方,在於他們面對的是一群愛外食、愛吃的消費者,而餐飲業者也有「產品」可以拿出來交換廣告行銷。又或者天氣不好,餐廳乏人光顧,但人事費用依然持續付出。
第二篇則是回到持卡人的立場,讓大家在瞭解餐飲通路與發卡行之間的合作關係背後,消費者能夠得到的是什麼,會是怎樣的福利呈現在卡友面前。這樣算下來,淨利大概有營收的一成左右,看起來似乎是小賺不賠的生意。Photo Credit: 海森飽嗝的財經筆記 餐飲業者折扣交換能給多深,還得掂掂自己的斤兩 前面提到,餐飲業者願意交換的刷卡折扣優惠越深、發卡銀行願意給予的廣宣資源越多。而餐飲通路的優惠合作,就是發卡行投入資源經營、很重要的一塊。因此,管理模式很熟練餐飲業者會試圖掌握一年裡的變動,讓整年的平均成本結構維持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。
所以,沒錢做行銷,一直是餐飲業的常態。所以,這些因素讓餐廳的淨利潤變動幅度也會變大。這意味著此時期的千代子還不太清楚畫家究竟是為何而被政府緝拿,而詠子和特務同樣都是屬於阻礙的勢力。
在兩人的最後一部合影裡,她的形象甚至跟不斷逼著千代子結婚,說「政治犯不是早就都放出來了嗎」的母親疊合在一起。其中最為精采的,莫過於從中觀察特務、詠子扮演的角色,隨著千代子的心境與想法逐漸成熟而變化。在《千年女優》中,島尾詠子出場時就一種前輩演員的驕傲姿態,對千代子惡言相向,之後屢次攪局、阻撓千代子的感情。這些都說明,詠子不是一個純粹的破壞者,而是一種「現實」的阻礙。
隨著千代子逐漸明白其政治背景,詠子在劇中劇便已不再參與傷害千代子愛人的勢力。這些表現,很容易讓人輕易將詠子理解為典型的妒恨女性,多年來這類心得文章在網路上並不少見。
接著,千代子演出戰國時期公主,想要拯救殿下時被特務扮演的士兵狙擊,隨後詠子以女忍者的形象阻撓千代子拯救愛人、指揮官府的人緝拿千代子。今敏讓千代子走入長達數十年的沉澱與懲罰,直到被紀錄片導演立花源也——曾經伸出援手卻被自己忘記的人——從中解脫出來。Photo Credit: 《千年女優》 「追尋夢想」的核心與反思 千代子不斷地找尋鑰匙男,或者解讀成對各種理想的追尋,這是《千年女優》的核心母題。所以她真正所作的破壞,不是讓一個討厭的後輩女星當不成演員,而是去阻礙千代子對所愛的追尋。
戰後,她被威脅而出手偷了鑰匙,讓千代子忘卻追尋夢想,走入尋常婚姻。其餘的小男配角只能在哥吉拉出沒時大喊「博士快回來呀」、或在太空艙外無助喊著:「別去。這使得她在劇中扮演的「反派」,不再是典型藉著其壞或差勁凸顯主角的良善。那是代替觀眾、代替千代子母親,甚至代替千代子自己的嚴肅詰問。
Photo Credit: 《千年女優》 反派詠子對於「現實」的阻礙,就是理解《千年女優》的關鍵 今敏在《千年女優》藉著令人驚豔的劇中劇手法,展示千代子複雜的心靈世界。事實上,整部《千年女優》即使到了最後一句台詞「我愛的是不斷追尋她的我自己」,我想都非常多人都會有類似質疑:這場追尋到底是為了什麼? 詠子的角色是千代子的一個鏡像,那有羨慕、不解,卻也有對此追逐命題深深的關切。
如果不是關切,詠子沒必要氣到甩那一巴掌。至此,詠子表露的情感已經遠超出純粹的妒恨。
我認為最後一句台詞傳達的意義,與其說今敏在肯定追尋,不如說今敏在告訴我們:「不論在追尋什麼理想、追得到或追不到,都無所謂,重點是你要喜歡那樣的自己,這是人生到最後一刻,或許僅剩且唯一重要的東西。詠子對千代子的嫉妒,並不是一般影視作品會連結上的女性特質(諸如美貌、被帥氣的男主角喜歡等),而是更具普遍性的羨慕。接著,有劇中劇的小配角向千代子透露:「詠子姐會這麼生氣,聽說是曾經把工作的錢都給了一個男人,男人卻跟其他女人跑了」。我同意詠子確實扮演了一種「反派」,乍看下很像是典型的善妒女人,但我認為今敏在這部片中提供了一種更深刻、更溫暖的理解方式。這一種「阻礙」隨著劇情發展會日趨深刻,變得不只是純粹的攪局,反而有點曖昧,一方面她讓千代子更清楚知道自己所愛之人在哪裡、下場是什麼,另一方面她想表達的是所以這根本不實際。在戰後詠子與千代子母親疊合的那場戲,既是千代子媽媽,也可以是詠子在問:「妳為什麼還要追?還有希望嗎?妳為什麼不願意放下?」這些問題,絕對不是一個反派在尋釁而已。
Photo Credit: 《千年女優》 綜觀全片,詠子才是戲裡戲外唯一可以真正攔住爆走狀態的千代子的人。對於千代子的追尋,今敏認為這是一種嚴肅且孤高的自我肯定。
那些典型「嫉妒的壞女人」,今敏有另一層見解 「嫉妒的壞女人」在各種電影、動畫、連續劇中都是非常常見的反派形象,女性因為嫉妒她人的外貌、成就、關係等,而變成一個壞人。對最初「只知道幻想著白馬王子」、完全不懂政治的千代子,扮演著鼓舞滿州士氣的護士時,詠子小姐拒絕透露千代子愛人的行蹤、阻礙她的追尋
推而及之的就是旅遊業者,他們是否可以要求搭機或搭船的旅客出示疫苗證明。今日的歐洲如果沒有啟蒙時代,沒有透過民主政府對科學的肯定,這樣的歐洲是無法想像的。
當然,疫苗開發出來絕對是好消息,但因為是緊急開發出來的,世界各地或多或少多會有一些負面報導,這也都讓民眾對此疫苗的施打抱持著觀望的態度。兒子之前參加兩個月的跆拳道在11月就被迫中止,現在唯一可以做的慢跑運動,如一時不察晚上九點以後要一人靜靜地出去跑步也成夢想。但是重力的原理、光速,以及其他的原理是不會改變……。」這時梅克爾也即時說出:「我在東德選擇唸了物理。
此時朋友要我代為照料的小狗,就成了救星,因為帶狗散步可以讓我們在夜間出門。要開打到什麼程度,社會才能整個解除封鎖?這些討論都關乎著個人權益與群體的利益,也考驗個人人性與社會的團結力。
她心情沉重、情緒激動地彎腰合十,像個仁慈的媽媽一般地要求國人,不要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上喝熱紅酒,也不要一堆人肆無忌憚地去拜訪祖父母,如果大家這樣做了,今年可能就是祖父母和我們共度最後一次的聖誕。個人自去年六月從行動自由的台灣回到德國,至今越發感到台灣自由生活的可貴,台灣和德國簡直是平行時空。
如果這樣,沒打或者是因醫療理由不能打疫苗者是否就會被差別對待,因之而被差別對待的情形,可以有罰則處罰嗎? 甚至有人也想到,毫無理由而拒打疫苗者,他們染疫的治療費用應該自負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施打的人該有優惠嗎? 因為這個疫苗才剛開發,所以也並不能保證打了疫苗就可以免於被感染或是感染別人。
但假如我在西德就讀大學,我大概是不會唸物理,因為我知道很多事情,無法始終如一。進入嚴冬的歐洲,所幸現在有了疫苗可以施打,但疫情卻進入第二波的高峰,原本在歐洲是此次疫情模範生的德國,感染人數卻在這一波中直衝而上,現今感染人數逼近200萬,死亡人數達4.2萬人。面對嚴冬與灰色黯淡的天空,日短夜長,渴求自由之心極為熱烈。而耐心等待,一直都是歐洲慢生活中最不可缺乏的一環。
在德國,大家都被嚴格限制了旅行的行動自由,所以有了疫苗之後,大家又開始討論,打了疫苗可以享有什麼優惠或是行動自由。這也代表著如果是開餐廳者,是否允許要求客人喝啤酒之前,必須出示疫苗證明。
好不容易耐心等待的疫苗終於到來,九個月以來坐臥愁城的德國,從現在開始似乎聞到了一絲希望的氣息。記得聖誕節前夕,總理梅克爾(Angela Merkel)奉勸並央求國人的一席話,讓人動容。
因為目前生活日漸受限已感到渾身不自在,感覺好像自己被判了無期徒刑。參加施打疫苗團隊 身為護理師,看見德國正在徵召施打疫苗的醫療人員,個人便不加多想地報名參加,希望能盡一己之力,讓自己的生活也因之可以點燃希望。